紫金矿业集团 福州大学 网站首页

王浩 -- 教授 --

职务: 副院长
专业: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
电子邮件: h_wang@126.com
研究方向: 滑坡与高边坡、地质灾害防治、边坡生态修复、环境岩土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智慧运维

教育工作经历

Main experience

王浩,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现任福州大学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副院长,福建省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福州大学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福州大学滑坡与高边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福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
1997.9-2001.7 中国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 本科
2001.9-2004.7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岩土工程 硕士
2004.9-2007.8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岩土工程 博士
2016.2-2017.1 美国阿克伦大学土木工程系,访问学者
2002.9-2007.8,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研究实习员
2007.9-2021.5,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2021.6-至今,  福州大学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学简介

Main experience

本科生: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地质工程案例分析与创新训练、地矿学科发展概论
研究生:高等岩石力学、地球信息科学导论
博士招生专业:岩土工程(学术型)、土木水利(专业学位型)
硕士招生专业:岩土工程(学术型)、地质工程(学术型、专业学位型)

科研简介

Main experience

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峡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福建省科技厅产学研联合创新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应急减灾重大项目、福建省自然资源科技创新项目、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及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中咨公司等企业委托科技开发与工程咨询项目30余项,获授权专利7件、软件著作权5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研究成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要在以下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技术服务:
[1]滑坡与高边坡:在复杂边坡精细化建模分析、疑难滑坡辨识及稳定性评价、岩土锚固与支挡结构设计开发、边坡监测系统集成创新、边坡风险评估及运维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2]地质灾害防治:区域地质灾害与矿山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成灾机理、预警防治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
[3]边坡生态修复:边坡生态修复的绿色基材配制、微生物固化机理和植被修复生境调控技术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4]环境岩土工程:研究涉及城市建筑固体废弃物及尾矿废渣的安全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各类工程建设弃土(渣)场、尾矿库的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价;
[5]岩土工程防灾减灾:研究涉及软土、杂填土、残积土、风化土等特殊岩土体的工程性质,以及软基塌陷、管涌流砂、崩岗侵蚀、滚石落石等特殊岩土灾害防治;
[6]基础设施智慧运维:结合公路、铁路、建筑、市政、水电、电力等重大工程安全防控,开展基础设施智能建造、健康监测、智慧运维及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

社会兼职

Main experience

福建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滑坡与工程边坡分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技术咨询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研究分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交通岩土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会员、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ISSMGE)会员。

科研项目

Main experience

纵向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峡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闽台高植被覆盖区台风暴雨型滑坡孕灾环境、成灾机制与动态预警(U2005205),2021.01-2024.12,主要参与人(2/10)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强降雨条件下阶梯状茶园边坡的水文响应及浅层失稳机制(42477165),2025.01-2028.12,项目负责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花岗岩二元结构边坡中差异风化界面的粘粒集聚特征及其触滑机制研究(41972268),2020.01-2023.12,项目负责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降雨诱发球状风化花岗岩边坡地质灾害的机理研究(41002127),2011.01-2013.12,项目负责人
[5] 福建省科技厅产学研联合创新重点项目:复杂环境下建筑弃土场灾变机制及风险防控关键技术(2022Y4002),2022.03-2025.02,项目负责人
[6] 福建省应急减灾重大项目:福建省内陆市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项目(2022091307),2022.09-2023.12,项目负责人
[7]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花岗岩差异风化界面的粘粒集聚特征及其对边坡破坏的作用机理研究(2018J01746),2018.04-2021.04,项目负责人
[8]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公路边坡滚石灾害的运动轨迹模拟及防灾减灾技术研究(2013J01159),2013.07-2015.12,项目负责人
[9] 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动荷载作用下节理岩体疲劳松弛效应与边坡锚固系统动力失效机理研究(2008F3060),2008.08-2011.08,项目负责人
[10]福州市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山地城镇建筑弃土消纳场规划建设及运行安全控制技术研究(2020-PT-137),2020.06-2022.05,项目负责人
横向项目:
[1] 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新型低碳装配式锚固结构智能建造成套技术研发与应用(202202),2022.07-2024.12,联合负责人
[2]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项目:输电线路塔基裸土植被修复生境调控技术研究及生态基材研制(SGFJDK00DYJS2310139),2023.05-2024.09,项目负责人
[3]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项目:山区架空输电线路边坡风险评估体系及风险分级标准构建(SGFJDK00DYJS2250032),2022.12-2023.12,项目负责人
[4] 国网新源公司科技项目:国网新源控股仙游公司水库弃渣场边坡稳态监测及风险评估研究(525731170004),2019.07-2020.12,联合负责人
[5]南网深圳供电局科技项目:输电线路边坡建设维护研究(090000KK52160020),2018.03-2019.12,联合负责人
[6]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复杂路堑高边坡全寿命周期风险评估及调控技术研究(201331849A130),2013.06-2016.11,联合负责人
[7] 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复杂路堑高边坡运营风险监测评估及养护对策与工法研究(201242),2012.06-2015.11,联合负责人
[8] 横向项目:宁德市县道塘海线公路工程K1+120~+960段超高边坡初步设计风险评估,2025.01-2025.12,项目负责人
[9] 横向项目:复杂工况下暗涵调查的关键技术研究,2021-2023,项目负责人
[10]横向项目:建筑弃土消纳场灾变机制及安全控制技术,2021-2023,项目负责人
[11]横向项目:延吉新机场道路建设项目安全性评价,2021-2024,项目负责人
[12]横向项目:岩土支挡结构新技术研究及应用,2018-2020,项目负责人
[13]横向项目:综合管廊成套技术研究之基坑支护勘察设计专题研究,2015-2017,项目负责人
[14]横向项目:公路滑坡与高边坡工程技术咨询系列项目,2010-2013,项目负责人
[15]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公路滑坡灾害超前预测技术及风险防控对策研究(201212),2012-2015,子课题“滑坡灾害超前判识技术研究”负责人
[16]福建省交通科技项目:福建山区公路边坡工程建造成套技术研究(200722),2007-2009,子课题“边坡工程监测预警与安全评估方法研究”负责人
[17]福建省交通科技项目:类土质路堑边坡稳定性及锚固技术加固的应用研究,2001-2005,子课题“类土质路堑高边坡典型失稳机制与防治工程对策研究”负责人

代表性论文

Main experience

[1] 王浩,廖小平. 少埔山滑坡灾害及其工程治理对策[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S2):2773-2777.
[2] 廖小平,王浩,安孟康,等. 全长黏结型预应力锚杆的数值分析与现场测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S2):3743-3748.
[3] 王浩,廖小平,程建军,刘代文. 三福高速公路K201滑坡病害的应急工程效果与根治工程对策[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7,18(02):22-26.
[4] 王浩,廖小平. 边坡开挖卸荷松弛区的力学性质研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7,18(S1):5-10.
[5] 王浩,范大军,张跃明. 330国道K17滑坡病害的分析与治理[J]. 铁道建筑,2008,(02):86-89.
[6] 王浩,廖小平,刘代文,等. 福建省高速公路边坡病害类型分析[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9,20(03):40-43.
[7] 王浩,陈峰,柳墩利,等. 动荷载作用下边坡锚固系统合理设计探讨[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29(06):690-695+701.
[8] 王浩,柳墩利,程建军. 爆破振动及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隧道动力响应实测对比研究[J]. 铁道建筑,2009,(12):69-71+91.
[9] 王浩,刘成禹,陈志波. 闽东南花岗岩球状风化不良地质发育特征及其工程地质问题[J]. 工程地质学报,2011,19(04):564-569.
[10]龚匡周,王浩,方雪晶等. 复杂岩质边坡的破坏类型及稳定性分析[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2,23(01):22-27.
[11]方雪晶,王浩,龚匡周等. 渗流作用下花岗岩类土质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9(04):515-520.
[12]陈国俊,王浩,泮俊,赵耀,陈秀晖. 大型土坡宽平台优化设计研究[J]. 铁道建筑,2014,(01):67-71.
[13]王浩,赵耀,佟强,等. 大型土坡施工过程稳态评估及安全控制[J]. 公路,2014,59(02):65-71.
[14]王浩,林一夫,吴栋梁,等. 复杂路堑高边坡病害治理效果模糊层次评价[J]. 工程地质学报,2014,22(05):936-943.
[15]王浩,孙木子,马新凯,等. 路堑边坡平面滑动演化过程及远程滑动机制的模拟与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2015,(03):438-447.
[16]王浩,林一夫,梁涛,等. 福建山区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风险分级方法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16,24(04):492-500.
[17]梁涛,王浩,泮俊,沈党云. 公路边坡风险评估软件RASlope的研发与应用[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6,27(01):62-70.
[18]王浩,王明哲,陈秀晖,等. 复杂路堑高边坡施工期多次滑动机理分析与讨论[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6,27(03):14-21.
[19]林镇,王浩,龚匡周,等. 球状风化花岗岩边坡滚石灾害防护设计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05):760-766.
[20]王浩,梁涛. 沈海复线高速公路福鼎至柘荣段路堑高边坡风险分级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06):849-855+862.
[21]王浩,王晓东,泮俊. 超高路堑边坡治理工程案例研究Ⅰ:边坡失稳机制模拟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36(4):899-909.(EI)
[22]王浩,王晓东,泮俊. 超高路堑边坡治理工程案例研究Ⅱ:治理对策及其过程控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36(5):1152-1161.(EI)
[23]豆红强,王浩. 非平稳随机场下饱和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的无限长边坡稳定概率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17(8):105-113.(EI)
[24]豆红强,王浩,谢永宁,等. 考虑渗流影响的基坑水-土压力计算简化方法[J]. 工业建筑, 2017,(12):121-126.
[25]王浩,豆红强,谢永宁,等. 路堑边坡全寿命周期风险评估及管理的技术框架[J]. 岩土力学,2017,38(12):3505-3516.(EI)
[26]王闰梅,王浩.交通荷载下斜坡软基路堤变形破坏机理分析[J].铁道建筑,2018,58(02):81-84.
[27]张成武,豆红强,黄真萍,等.桩板式挡土墙桩间挡土板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8,27(05):46-53.
[28]豆红强,王浩,吴福宝,等.带多阳角的综合管廊垂直交叉节点深基坑的坑角效应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8,26(06):1657-1665.
[29]林阿娜,王浩,颜斌,等.邻近输电塔路堑边坡失稳风险定量评估及加固工程设计优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9,30(02):19-29.
[30]豆红强,孙永鑫,王浩,等.桩板式挡土墙桩-板土压力传递特性的试验研究[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9,51(03):77-84.
[31]詹晓强,朱庆,王浩.基于GIS的路堑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软件研发及应用[J].公路,2020,65(03):8-13.
[32]吴昊城,王浩,黄晓毅,等.超高路堑边坡施工过程的定量风险评估[J].公路交通科技,2020,37(07):45-53.
[33]Dou H Q, Huang S Y, Wang H, et al. Repeated failure of a high cutting slope induced by excavation and rainfall: a case study in Fujian, Southeast China[J].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22, 81 (6).
[34]豆红强,李鹏宇,王浩,等.强夯碎石墩处治“山地型”软土路基的变形特征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2,30(04):1235-1245.
[35]徐风光,廖小平,王浩.典型路堑边坡开挖卸荷应力变化特征与松驰规律[J].公路交通科技,2022,39(03):9-20.
[36]Dou H Q, Xie S H, Chen F, Wang H, et al. Study on shear characteristics and a mechanics model of granite residual soil–rock interface[J].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23, 82(6).
[37]Dou H Q, Huang S Y, Jian W B, Wang H.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of mountain roads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combined model [J].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23, 20(5): 1232-1248.
[38]Hongqiang Dou, Rui Wang, Hao Wang, et al. Rainfall early warning threshold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induced landslides in China[J]. Rock Mechanics Bulletin, 2023, 2(3): 100056.
[39]Wang, Z.; Yang, Y.; Wang, H.; et al. A Comprehensive Failure Risk Analysis of Drainage Pipes Utilizing Fuzzy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and Evidential Reasoning. Buildings 2023, 13, 590.
[40]Zeng, X.; Wang, Z.; Wang, H.; et al. Progress in Drainage Pipeline Condition Assessment and Deterioration Prediction Models. Sustainability 2023, 15, 3849.
[41]豆红强,简文彬,王浩,等.高植被覆盖区台风暴雨型滑坡成灾机制及预警模型研究综述[J].自然灾害学报,2023,32(02):1-15.
[42]豆红强,谢森华,王浩,等.球状风化花岗岩类土质边坡随机重构与其失稳破坏模式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3,31(02):617-627.
[43]豆红强,谢森华,王浩,等.降雨条件下球状风化花岗岩类土质边坡渗流特性与稳定性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23,31(02):638-649.
[44]朱盛延,俞奎皓,王浩.填土沉降与管涵渗漏条件下高陡挡墙稳定性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23,30(03):171-178.
[45]王浩,杨宇轩,曾旭明,等. 纤维增强材料在城市给排水管道修复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6):11071-11080.
[46]Xia Chuan-An, Wang Hao, Jian Wen-bin; et al. Reduced-order Monte Carlo simulation framework for groundwater flow in randomly heterogeneous composite transmissivity fields. Journal of Hydrology, 2024.
[47]赖滨泓,王浩,豆红强. 基于松散耦合方法的弃土场边坡三维建模及稳定性分析:以福州市闽清县白樟池埔建筑弃土场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03):1184-1191.
[48]王浩,许少鸿,陈叶健,等. 闽粤地区花岗岩风化土体粘粒迁移过程的土柱渗流试验[J].山地学报,2024,42(01):132-142.
[49]王浩,严耿明,李传东,等. 动水头作用下花岗岩风化土的内部侵蚀机理[J].水土保持通报,2024,44(02):80-90.
[50]夏传安,王浩,简文彬.基于相关性局域化迭代集合平滑反演渗透系数场[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4,51(01):12-21.
[51]夏传安, 樊秀峰, 王浩, 等. 耦合变密度地下水流降阶模型与高斯过程的蒙特卡罗模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4, 51(05):1-13.
[52]王浩,严耿明,李传东,等. 动水头作用下花岗岩风化土内部侵蚀试验研究[J].工程科学与技术,2025,57(01):132-144.

获奖情况

Main experience

[1]2024年,福建省第一次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绩突出个人
[2]2023年,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
[3]2023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科产教融合、项目制牵引的工程实践鉴于体系改革(R8)
[4]2021年,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福州大学“两线三阶式”工程实践教育体系的研究与构建(R7)
[5] 2020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复杂路堑高边坡运营风险监测评估及养护对策与工法研究(R1)
[6] 2017年,福建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指导教师
[7] 2020年,福州大学“阳光奖教金”
[8] 2018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一等奖
[9] 2015年,福州大学第五届“十佳青年教职工”
[10]2013年,福州大学杰出青年教师励志奖
[11]2011年,福州大学“学术新人奖”
[12]2011年,福州大学第12届青年教师“最佳一节课”竞赛二等奖
[13]2007年,第八届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

其他

Main experience

软件著作权
[1]山区输变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23SR1754814
[2]公路边坡锚固结构预应力动态监测及安全预警系统,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24SR0532818
[3]RMSlope公路边坡风险评估与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9SR1387838
[4]RCSlope公路边坡风险分级软件,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5SR231269
[5]RASlope路堑边坡风险评估软件,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5SR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