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集团 福州大学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以“青春讲解”赋能实践育人新篇章——福州大学地矿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培训纪实

发布时间:2025-10-21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在福州大学地矿博物馆,一场由学生主导、以老带新的志愿讲解员培训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与“福建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地矿博物馆不仅是向社会传播地球科学知识的重要窗口,更是福州大学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构建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阵地

10月12日,博物馆组织新一批讲解员开展专项培训。本次培训以“理论筑基+实践赋能”为主线,由游承晔、胡睿恒、刘嘉俊等资深学生讲解员协同指导,全程贯彻“学生带学生、老将传新兵”的育人模式,实现了知识传递与能力塑造的有机统一。

“讲解不是背诵,而是让观众‘触摸’到地质历史的温度。”培训伊始,游承晔同学便点明了科普讲解的核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共鸣与思维的引导。他以“博物馆讲解专业化暨讲解策略”为主题,提出“三维核心”理念:深挖展品内涵、依观众调整重点、用互动保持吸引力,引导学生从“讲解者”向“知识传播者”与“文化诠释者”转变。

随后的“沉浸式实战教学”中,讲解员们走进古生物厅、矿物厅、珍贵标本厅,在实践中锤炼表达能力与应变技巧。胡睿恒以鸮头贝化石为例,示范如何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生动故事;刘嘉俊则通过“愚人金”黄铁矿,展现如何用通俗语言拉近科学与公众的距离。在珍贵标本厅,同学们更是通过解读民国时期从厦大移交的历史标本,感受到地质科学与校史传承的深度融合。

10月19日,培训成果考核在紫金楼408教室举行。新进讲解员陈昊泽在考核后感慨:“原来讲解不只是背知识点,更是要学会讲故事、讲好故事。”从“知”到“讲”,从“讲”到“传”,同学们在培训中不仅夯实了地质学基础,更提升了沟通表达、逻辑思维与公众服务能力。

福州大学地矿博物馆不仅是科普的舞台,更是育人的沃土。博物馆依托“暖阳”润心服务党员先锋队,打造“党员先锋示范平台”,推动党建与育人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服务中成长、在讲解中成才。未来,福州大学地矿博物馆将继续发挥“科普+服务+育人”三维一体的平台功能,以青春之力赋能科普事业,以实践之基筑牢育人根基,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