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讲坛—氧化铁型铜-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机理与找矿模型
5月
14日上午九点,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聂凤军研究员做客学院紫金讲坛,讲授关于氧化铁型铜金矿床的相关知识。参加讲坛的还有集团东南地勘分公司的部分人员、教学基地师生。讲坛由学院院长助理王少怀教授主持
聂凤军研究员首先向大家介绍氧化铁型铜
-金(
IOCG)矿床的基本概念以及人们对其研究历史与取得的相关成果。他表示,对以氧化物为主的矿物的研究将为解决全球资源问题找到新的突破口。随后,他结合自己的经历,为大家讲述氧化铁型铜
-金矿床的典型代表——位于澳大利亚南澳洲的奥林匹克坝铜
-金
-铀矿床的相关情况,并结合实例为我们分析
IOCG与传统铜
-金矿床之间的区别。最后,他从地质特征与成矿机理两个方面向同学们解释了
ICOG矿床形成的原因。
整个授课过程,聂凤军研究员深入浅出,把原本抽象含糊的概念形象具体地表达出来。此次讲坛内容丰富新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同学们投身矿山建设的热情。(郭承宗供稿)